五月丁香_成人国产精品_小鲍狗视频

歡迎訪問湖南生態農業網官方平臺!
聯系我們 收藏本站 在線留言 網站地圖
18574601545 中南地區農產品綜合信息資源平臺 湖南生態農業網.網址
當前位置: 首頁政策法規三分鐘看懂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!

全部商品

咨詢電話

三分鐘看懂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!

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》今日發布,這是21世紀以來**8個指導“三農”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,都有哪些重點?一起來看!
全國服務熱線 立即咨詢

商品詳情

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》今日發布,這是21世紀以來**8個指導“三農”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,都有哪些重點?一起來看!


2021年目標任務

①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;

②糧食播種面積保持穩定、產量達到1.3萬億斤以上;

③生豬產業平穩發展;

④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;

⑤農民收入增長繼續快于城鎮居民;

⑥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;

⑦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啟動實施;

⑧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、平穩過渡;

⑨鄉村建設行動全面啟動;

⑩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;

?農村改革重點任務深入推進;

?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。


四項政策助銜接

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

① 設立銜接過渡期。
對擺脫貧困的縣,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。
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,推動“三農”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。
②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。
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。
以大中型集中安置區為重點,扎實做好易地搬遷后續幫扶工作。
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和監督。
③ 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。
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,深化拓展消費幫扶。
持續做好有組織勞務輸出工作。
吸納更多脫貧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業。
加大對脫貧縣鄉村振興支持力度。
④ 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。
開展農村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,實行分層分類幫扶。


 七個方面促農業現代化

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

① 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。
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。
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。
穩定種糧農民補貼。
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。
擴大稻谷、小麥、玉米三大糧食作物**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范圍。
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。
開展糧食節約行動。
② 打好種業翻身仗。
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。
加快實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。
③ 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。
嚴格實行土地用途管制。
落實**格的耕地保護制度。
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。
加強和改進建設占用耕地占補平衡管理。
④ 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。
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。
支持高校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服務。
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。
打造國家熱帶農業科學中心。
提高農機裝備自主研制能力。
強化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。
⑤ 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。
打造農業全產業鏈,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城。
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、農業產業強鎮、優勢特色產業集群。
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和科技示范園區建設。
創建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區。
⑥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。
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,推廣保護性耕作模式。
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。
全面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和農膜、農藥包裝物回收行動。
在長江經濟帶、黃河流域建設一批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示范縣。
試行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制度。
推進以長江為重點的漁政執法能力建設,做好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。
發展節水農業和旱作農業。
實行林長制。
⑦ 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。
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經營主體。
發展壯大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。
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。
培育高素質農民。


八大措施強建設

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


① 加快推進村莊規劃工作。

2021年基本完成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,明確村莊布局分類。

② 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。

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。

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。

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。

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。

實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。

③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。

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。

因地制宜建設污水處理設施。

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。

④ 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。

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縣鄉村統籌。

提高農村教育質量。

全面推進健康鄉村建設。

推動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向鄉村延伸。

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。

健全縣鄉村銜接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。

⑤ 全面促進農村消費。

加快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。

加快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。

完善農村生活性服務業支持政策。

⑥ 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。

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,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。

壯大縣域經濟,承接適宜產業轉移,培育支柱產業。

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。

推動在縣域就業的農民工就地市民化。

⑦ 強化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投入保障。

繼續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。

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。

健全農業再保險制度。

⑧ 深入推進農村改革。

有序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。

積極探索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。

完善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政策。

2021年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階段性任務。


五項舉措強領導

加強黨對“三農”工作的全面領導

① 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機制。
縣委書記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在“三農”工作上。
建立鄉村振興聯系點制度。
開展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輪訓。
② 加強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建設。
③ 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鄉村治理。
有序開展鄉鎮、村集中換屆,選優配強鄉鎮領導班子、村“兩委”成員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。
堅持和完善向重點鄉村選派駐村**書記和工作隊制度。
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。
④ 加強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。
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。
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。
⑤ 健全鄉村振興考核落實機制。
建立常態化約談機制。
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納入鄉村振興考核。


黨的十八大以來

中央一號文件回顧




黨的十八大以來,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,堅持把解決好“三農”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,持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,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,全面深化農村改革,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,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撐。下面,一起來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,歷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重點、要點:

微信圖片_20210222143630.png

2020年

1.打贏脫貧攻堅戰

2.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

3.增加農民收入

4.穩定糧食生產

5.加快恢復生豬生產

6.真金白銀補短板,強化“人、地、錢”要素支持

7.擴大農業農村投資


要點

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,聚焦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“三農”領域突出短板這兩大重點任務。提出要補上農村公共基礎設施、供水保障、人居環境整治、教育、醫療衛生服務、社會保障、公共文化服務以及生態環境治理等8方面短板。

1613975883850980.png

2019年

1.2020年實現貧困縣**摘帽

2.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

3.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擔保融資

4.加大非洲豬瘟等監測防控力度

5.培育一批跨國農業企業集團

6.加快解決農村“吃水難”

7.拓寬農民增收渠道

8.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為農民進城落戶條件

9.降低“三農”信貸擔保服務門檻

10.清除“村霸”領導班子成員


要點

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共分8個部分,包括:聚力精準施策,決戰決勝脫貧攻堅;夯實農業基礎,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;扎實推進鄉村建設,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;發展壯大鄉村產業,拓寬農民增收渠道;全面深化農村改革,激發鄉村發展活力;完善鄉村治理機制,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;發揮農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,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;加強黨對“三農”工作的領導,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。

1613975883850980.png

2018年

1.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

2.**提出鄉村經濟要多元化發展

3.農業的生態功能也得到拓展

4.鼓勵工商資本下鄉

5.強調保護好農民利益

6.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

7.對焦點的農地問題作出新改革舉措

8.農民進城后,村里的房和地還能留

9.對基層干部腐敗問題有嚴厲舉措

10.要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成堅強堡壘


要點

黨的十九大提出,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。2018年,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》發布。圍繞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,文件謀劃了一系列重大舉措,確立起了鄉村振興戰略的“四梁八柱”,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頂層設計,對統籌推進農村經濟、政治、文化、社會、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,都作出了全面部署。

1613975883850980.png

2017年

1.確保2017年再脫貧1000萬人以上

2.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水平

3.科學合理確定農村低保標準

4.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

5.防止出現賣糧難

6.開展城鄉垃圾亂排亂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動

7.扶持一批鄉村工匠

8.推進農村電商發展,實施快遞下鄉工程

9.壯大新產業新業態,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

10.“七劍”撬動農村金融


要點

2017年,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。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,突出表現為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,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。迫切要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。中央一號文件指出,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,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,以增加農民收入、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,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,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,并強調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長期過程,必須直面困難和挑戰,盡力降低改革成本,積極防范改革風險。

1613975883850980.png

2016年

1.實施食品安全戰略

2.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

3.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和市場建設

4.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

5.完善農業產業鏈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

6.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

7.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

8.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

9.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創業和農民工市民化

10.實施脫貧攻堅工程


要點

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的發展理念,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,確保億萬農民與**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。要用發展新理念破解“三農”新難題,厚植農業農村發展優勢,加大創新驅動力度,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,保持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。

1613975883850980.png

2015年

1.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建設

2.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

3.提高統籌利用****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

4.優先保證農業農村投入

5.提高農業補貼政策效能

6.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

7.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

8.拓寬農村扶貧開發

9.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

10.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


要點

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,我國依靠拼資源、拼消耗的傳統農業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。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,按照穩糧增收、提質增效、創新驅動的總要求,繼續全面深化農村改革,全面推進農村法治建設,推動新型工業化、信息化、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,努力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,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,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,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,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,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
1613975883850980.png

2014年

1. 要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

2. 強化農業支持保護制度

3. 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

4. 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

5. 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

6. 加快農村金融制度創新

7. 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

8. 改善鄉村治理機制


要點

2014年1月,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》發布,指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,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,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,激發農村經濟社會活力;要鼓勵探索創新,在明確底線的前提下,支持地方先行先試,尊重農民群眾實踐創造;要因地制宜、循序漸進,不搞“一刀切”、不追求一步到位,允許采取差異性、過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;要城鄉統籌聯動,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,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,讓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、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。

1613975883850980.png

2013年

1.  把十幾億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

2. 防止量增價跌、谷賤傷農;農業補貼不再“撒芝麻鹽”

3. 通過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,使農民合理分享城鎮化的“紅利”

4.  實現農民增收目標,除了提高工資性收入之外,還必須進一步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

5. 農民收入增長至關重要


要點

2013年,伴隨工業化、城鎮化深入推進,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正在進入新的階段,呈現出農業綜合生產成本上升、農產品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、農村社會結構加速轉型、城鄉發展加快融合的態勢。文件對“加快發展現代農業、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”作出全面部署,要求必須順應階段變化,遵循發展規律,增強憂患意識,舉全黨**之力持之以恒強化農業、惠及農村、富裕農民。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、改革創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標,加大農村改革力度、政策扶持力度、科技驅動力度。


中國作為農業大國,始終把農業農村發展放在**。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,統籌城鄉發展、構建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體系、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、農村全面小康和農民增收致富成為農業農村發展的主線,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、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。農業農村新機遇,鄉村振興正當時!

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。如內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資請注意風險,并謹慎決策


推薦產品

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在線留言
招商熱線:13607463873、18574601545
郵箱:3196079313@163.com
地址:中國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石山腳街道華源村
湖南生態農業網.網址 備案號:湘ICP備2020019872號-1湘公網安備 43110202000169號 技術支持:萬商云集
微信公眾號
手機二維碼

服務熱線

13607463873

微信掃一掃

▲返回頂部